更有甚者,韩国主流媒体推波助澜。《朝鲜日报》《中央日报》等接连发表社论,渲染中国对韩国内政的所谓“渗透”。当经济困局难解——青年失业率飙升至21.3%,半导体对华出口暴跌37%——“甩锅中国”成了政客转移矛盾的最佳剧本。

幕后黑手现形:美元撑腰的“民主秀场”

细看游行队伍,魔幻场景令人瞠目:有人高举美国国旗,有人装扮成“美国队长”冲击中国使馆。这些表演背后,藏着一条直通华盛顿的资金链。

韩国媒体深挖发现,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(NED)每年向韩国亲美团体输送1741万美元。这笔“民主基金”的真实用途,是培训极右翼学生、印制反华海报、甚至支付游行人员的盒饭费。

美国的目标赤裸裸:搅黄中日韩自贸区谈判,破坏东亚经济整合,迫使韩国绑上“印太战略”战车。首尔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朴成贤揭露:“集会组织者过半有美国NGO背景”。当韩国人高喊爱国口号时,殊不知自己已成美元操控的提线木偶。

反噬的代价:韩国经济的血色警报

民粹的火焰最先灼伤的是韩国自己。明洞商户金老板面对镜头哽咽:“中国游客不敢来了,店里生意少了七成!” 冰冷的数字印证着他的哭诉:济州岛免税店销售额一周暴跌62%;韩亚航空紧急取消45%中韩航班。

更深远的影响正在发酵。中国旅行社集体调整赴韩线路,避开明洞、弘大等高风险区;导游和酒店业者对中国游客敬而远之。若反华情绪持续,韩国GDP增速或将直接蒸发0.8个百分点——这把火,烧掉的是真金白银。

危局中的博弈:从街头对抗到理性回归

面对汹涌恶意,在韩中国人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坚韧。首尔中餐馆老板娘李女士坚持营业:“我们不怕冲突,但需要知道祖国在身后!”

中国驻韩使馆24小时连轴运转:增设报警专线,在冲突区部署流动领保小组,甚至协调出租车提供免费避险车辆。使馆更向韩国外交部递交正式信函——这是自2024年12月示威爆发以来,中方首次就抗议活动本身提出书面投诉。

转机或许正在萌芽。李在明政府释放信号:考虑无限期延长中国游客免签政策。三星电子内部严禁员工参与歧视言行;大邱商家挂出“中国朋友三折”横幅。《韩民族日报》疾呼:“世界越乱,越该把中国当合作伙伴!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