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8强赛中客场0-1负于印尼,彻底无缘2026年世界杯,这样的结果不仅再次敲碎了球迷们的希望,也让中国足球的问题暴露无遗。从战术角度看,国足此役可谓完败,对手印尼在主帅申台龙的带领下,采用防守反击+中场绞杀的战术,效果显著,归化后腰周亚安与詹纳全场完成7次抢断,成功切断国足的中场传球路线,让国足的进攻组织陷入混乱。

与此同时,印尼队的莱奥与斯特鲁克利用边路突破制造了4次传中,给国足防线带来极大压力,反观国足,主帅伊万科维奇坚持4-4-2阵型,却未能根据球员特点进行有效战术布置。张玉宁与王钰栋的锋线组合配合生疏,仅完成 2 次成功配合,吴曦、徐新等中场球员传球成功率不足65%,中场控制力严重不足,面对印尼归化球员的强硬身体对抗,国足防线新组合屡屡失位,长传成功率仅38%,这种战术上的滞后与僵化,使国足在场上处处受制于人,进攻乏力,防守漏洞百出。

精神层面的缺失,同样是国足输球的重要因素,国足0-1落后,有球员却散步下场,队医拽都拽不动,精气神全无,所说的这名散步下场的球员就是国足后卫朱辰杰,在球队落后急需追分的关键时刻,慢悠悠走下场,充分暴露了国足部分球员缺乏斗志和荣辱心。当球队处于困境时,球员本应展现出强烈的求胜欲望和拼搏精神,但在本场比赛中,国足不仅在关键时刻缺乏血性,甚至在落后的情况下在后场倒脚,毫无紧迫感,完全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战斗精神。相比之下,即使是一些实力不如国足的球队,在落后时也会全力进攻,展现出顽强的斗志,这种精神层面的差距,让国足在比赛中显得畏缩不前,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。

国足的失利,更是中国足球体系问题的集中体现,在青训方面,全国青训中心仅覆盖12%的区县,与印尼足协3年前就砸下5000万美元为15名归化球员办理国籍、大力发展青训形成鲜明对比。青训断层导致国足人才储备不足,只能依靠少数球员支撑场面,一旦主力球员受伤或状态不佳,球队实力便大打折扣。在管理层面,足协频繁更换主帅,23年里历经14任主帅,从未建立起科学的教练培养体系。当印尼足协提前3年布局归化政策、高薪聘请荷兰名帅克鲁伊维特时,中国足协还在为联赛欠薪、假球丑闻等问题焦头烂额,在 “输球 - 换帅 - 开会 - 再输球” 的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,此外,归化球员政策的不稳定,也使得国足无法形成稳定的战斗力。

此次输给印尼,对中国足球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,但也提供了深刻反思的机会,要想真正提升国足实力,必须从战术、精神和体系三个层面入手,为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,否则,中国足球恐将在失败的泥沼中越陷越深,离世界杯的梦想也会越来越远。